第三百八十七章 計劃的第一步

發佈時間: 2025-09-27 12:45:18
A+ A- 關燈 聽書

兩人看着牆上血字,眸光閃爍,對視一眼後叫來了獄卒。

隨着燕潯低聲吩咐,獄卒也樂呵呵接過遞來的銀票。

……

次日一早。陳儒安頭撞牢柱的血痕還未乾透,消息便像長了翅膀般掠過朱雀大街。

而此時的早朝上,勤政殿的盤龍柱下,傳出御史中丞謝廷鈞一聲厲呼。

膝蓋重重磕在青石板上,發出悶響。

“陛下!陳儒安乃太子妃之父,太子的岳丈,竟在詔獄撞柱而亡……此非逼死忠良,是逼死國戚!”

他袖中抖出一卷血書,正是陳儒安臨終前,

在牢獄中用指尖血,在牆壁上寫的“天理何在”四字。

像是從牆壁上印下來的,瞧着那乾涸的血跡,格外觸目驚心!

“這!”

“看來京中流傳不是假的。”

“陳大人這一生都是文官清流,怎麼可能會隨意動用私刑去審問一個學子?”

“是啊,這其中必然有貓膩啊。”

衆人一個個說着,目光卻是投到一旁面無表情站着的太子身上。

他們誰人不知。

當時謝睨帶人去的時候,屋內除了陳大人便是太子和其他幾個文官。

那幾人今日紛紛告假,表示生病無法上朝。

甚至有些連夜遞了辭官的摺子,早早跑出城。

任誰看了這些舉動,誰不說一句有問題!

“謝大人說得極是!”

吏部尚書張繼秋撫着長鬚接話,“陳儒安昔年主文,在朝堂上也是言語清白,更是力主重文重農重商,力求全面發展,更是在三年前修河治渠,天下學子無一不曾看過他所撰寫的書,聽過他的教誨!”

“這樣的人,怎麼會做出私自審問一事?”

“且,這件事說大不大,爲何就能逼得陳大人含冤自盡?”

“只怕其中,另有隱情啊!”

說這話時,張繼秋的目光時不時落在太子身上。

惹得衆人也下意識朝太子望去。

這些目光實在是礙眼,讓太子無法再裝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。

他只得上前一步,玄色朝服上的金線在晨光裏泛着冷光。

如同他此刻的心情!

甚至有些煩躁得想要殺人!

“父皇,這件事兒臣也覺得是該徹查,但對於陳大人的死,兒臣也深感惋惜。”

“至於到底是被人逼死,還是畏罪自盡,想必大理寺府會給各位一個交代。”

“在此之前,還請諸位大人言語規矩些,莫要什麼事情都往本殿身上攀扯!”

隨着太子的話語落下,殿中霎時靜得能聽見檐角銅鈴輕響。

雲帝端坐在龍椅上,手指無意識摩挲着御案上的青玉鎮墨。

這是去年萬壽節時,陳儒安所獻,刻着“君臣相得”四字。

“太子!”左都御史周延之突然出列,眼神微冷。

“你身爲儲君,當謹言慎行!陳儒安爲何偏要尋死?就算是動用私刑,但何至於此?”

“當時太子您也可是在屋內!且陳大人是你的岳丈,說不準會爲了女兒做出一些事情!”

這話,便是直接點明。

這件事是太子所爲!

“周大人這意思,是明擺着說這件事乃是本殿所做?”

太子垂眸,聲音裏浸了寒意,看向男人的目光裏,也帶着一縷飛速閃過的殺意。

他現在心情非常煩躁,氣得想要殺了這些人!

周延之心下一顫,被這目光看得縮了縮脖子。

但轉念想到這可是在朝堂上,皇帝可到現在都沒說過話!

可沒護着太子!

“太子殿下敢說,當時私自動刑的人,真的是陳大人嗎!”

殿中頓時響起一陣抽氣聲。

不少人都不敢置信地看向周延之,誰都沒想到平日裏看着不聲不響老實巴交的一個人,今日居然會當堂詰問!

“周大人!”

太子厲聲怒喝,眼看情緒就要爆發。

下一秒。

皇帝終於拍案,青玉鎮紙“砰”地撞在案上!

聲響也徹底讓殿中安靜下來,也讓太子從情緒中瞬間抽離。

他連忙恭敬地彎下腰,等候上座之人開口。

“傳朕口諭!陳儒安一案,着大理寺、刑部、御史臺三司會審,三日內務必查明真相!”

無人再敢說旁的。

太子自然也不敢說。

“退朝!”李公公尖銳嗓音喊出。

那道明黃的身影也黑沉着臉離開,甚至沒給太子留下一句話!

太子眼底閃過一抹錯愕。

目光卻朝離開的張繼秋冷冷掃了眼。

這羣傢伙,當真是不將他一個太子放在眼裏了!

居然敢當朝詰問!

燕潯打了個哈欠從椅子上站起身,像是剛睡醒一般。

可就算他如此無禮,旁人也不會指摘什麼!

畢竟誰都清楚,楚王如今重傷未愈,坐在椅子上更是皇帝對這位臣子的‘厚愛’!

“太子殿下走的這一步棋,可真險些將自己困裏面了吧?”

燕潯笑着搭上太子肩頭,像是在說什麼家常話。

只是手剛搭上,就被人甩開!

“燕潯,京中流言是不是有你的手筆!”

一夜之間,人盡皆知!

若是沒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,太子是斷然不信能傳揚到如此地步!

倒是後者朝着他無辜攤手,“太子可不要着急上火,隨便將事情扣在本王頭上,本王是去看過陳大人,可事情不是本王傳的。”

丟下這句話,燕潯笑着離開。

這般得意的模樣,讓太子的拳頭不斷攥緊。

手心似有鮮血滲出滴落!

而此刻的勤政殿外,張繼秋同不遠處的燕潯對視一眼後。

便朝着都察院的方向走去!

他自是要讓人將這件事的始末,乃至懷疑皆抄錄百份,貼滿京城九門!

要讓天下百姓看看,這朗朗乾坤下,忠良之臣是如何被逼死的!

亦是,他們計劃的第一步!

三個時辰後。

幾個小廝身份的男子掠過朱雀大街,他們懷中飄落出紙張。

隨着風飛往街角讀書人最多的茶棚,落在那些書生腳邊。

書生們好奇地彎腰拾起,見上面寫着的內容心中駭然!

有人更是激動地拿出筆墨,在茶棚木桌上鋪開紙,蘸飽濃墨寫下:“陳公死,太子是否當得起盛名?”

墨跡未乾,便有路人圍過來看。

一場更大的風波,纔剛剛開始。

浮動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