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國寺僧房,看過從饅頭裏摳出來的紙條後,無念將紙條丟到薰爐裏。
韓瑞香和寧鳳鸞已被死士誅殺,瑞鳳會只有她們知道他是幕後之人,她們這一死,再無人能指證他。
瑞鳳會這些日子斂來的五福錢和功德錢,足夠他養幾千私軍了,她們也不算白死。
至於日後……
他看向窗外空地,萬千春草正迎風飄揚。
一個瑞鳳會倒下,自然有千千萬萬瑞鳳會站起來。
天下到處都是愚民,只要弄點神蹟,許以微利,這些愚民就會如同飛蛾撲火一般,撲到他手心裏來,成爲他攪風弄雨的根基。
不過紀長卿這人,還是太礙事了些。
他思忖片刻,寫了張紙條,塞到饅頭裏,將饅頭重新放回食盒。
等送膳收膳的僧人將食盒送回廚房,自然會有人替他將消息傳遞出去。
“侯爺,有人給您送了封信。”
榮昌侯剛被三女兒是邪教會首的消息砸得眼冒金星,門房就送了一封信函進來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他煩躁拆開,掃了一眼,認出是太子筆跡,臉色驟變。
太子自進了報國寺就不曾聯絡過他,他還以爲太子心灰意冷,潛心研究佛法去了,正發愁該怎麼激發他的鬥志呢。
他們榮昌侯府的指望可全在太子身上。
看完信箋內容,想到折在紀長卿手中的一雙兒女,他寒着臉道:“這個紀長卿,確實留不得。”
留不得的紀長卿同樣覺得有些人留不得。
“龔大人,瑞鳳會的會首交到你們追緝司手裏,你們就只派了二十個人押送,還讓刺客把她們都殺了?”
下早朝時,他攔住追緝司指揮使。
“飯都喂到嘴邊了,還被人打翻,是要嚼碎了喂到你們嘴裏嗎?”
龔指揮使臉色青一陣白一陣。
“我們沒想到會有那麼多刺客……”
紀長卿:“瑞鳳會在天子眼皮底下作亂,你們一無所知;會首交到你們手裏,你們也沒保住,本相不得不懷疑,追緝司是不是瑞鳳會分會。”
龔指揮使差點給他跪下。
“紀大人,瑞鳳會的事,追緝司確實失察——”
紀長卿轉身就走。
小狐狸好不容易把人逮住,追緝司這幫飯桶居然把事情辦成這樣,真是……
讓他怎麼跟她交代?
回府後,他下廚做了一桌好菜,看着馮清歲心滿意足吃完,才和她提韓瑞香和寧鳳鸞被人滅口的事。
馮清歲倒沒多大反應。
“不能指證有點可惜,但那人應該不會善罷甘休,這次沒成,再接再厲便是。”
紀長卿沒想到她如此拿得起放得下。
但他自己過不了這道坎。
官拜丞相之前,他能在地方一人擔當兩官,手下自然有不少能人。
因擔心引起皇帝注意,他只帶了幾個暗衛進京,把其他人丟到了黑風山。
平日辦事都是用皇帝給他人。
但從追緝司此次表現來看,皇帝的人遠不如他自己的人靠譜。
“還是得召人過來。”
他心想。
“朝廷對地方管控不嚴,纔給了瑞鳳會興風作浪的縫隙。皇帝不關心百姓生計,只顧收割貪官污吏,遲早要出大事。”
是夜,他放了一只信鴿。
幾天後,黑風山裏,燭影將那只信鴿從遊隼爪下解救出來。
“你這習慣得改改,把鴿子都嚇破膽了,誰來送信?”
遊隼:“嘎嘎!”
本尊送得比這傻鴿子快多了!
燭影看過信箋,給它順了順毛:“等我們去了京城,就該你送了。”
“嘎?”
馮清歲不知紀長卿未雨綢繆,已經開始召喚“天兵天將”了,她在府裏歇了幾天,陪戚氏去了一趟文淵侯府。
文淵侯府是戚氏孃家,戚氏父親和姨娘均已不在人世,嫡母尚在。
此番便是戚氏嫡母,也即文淵侯太夫人孟氏告病,遣人來紀府說想見見戚氏,戚氏方回的侯府。
“你回京這麼久,也就剛回來時來府裏坐了一坐,年節都不上門,倒讓我牽腸掛肚。”
孟氏斜躺在牀榻上,嗔怪道。
戚氏尷尬一笑:“一直想來看您,只是府裏事多,抽不開身。”
這位嫡母以前不待見他們這些庶子庶女,見到他們總是肅着臉,她姨娘又走得早,她在侯府一貫夾着尾巴做人,也就議親時高調了一回。
因婚後不久就隨紀長卿他爹去了江州,多年來除了給侯府送送節禮,再無其他往來。
回京也是礙於情面,纔來了一趟。
孟氏越過戚氏看向不聲不響站着的馮清歲,笑道:“你都有兒媳了,也該放手了,她能鍛鍊鍛鍊,你也落得輕鬆。”
戚氏點頭:“母親說得是。”
孟氏又指着立在牀尾的孫女道:“我生病以來,多虧玉瑤這孩子照顧,闔府上下,也就她耐得住性子,整日陪着我這老婆子。”
戚玉瑤微微一笑。
戚氏附和:“母親有福氣。”
孟氏嘆了口氣。
“我快入土了,旁的事都放得下,唯獨這孩子的親事,還沒着落,我一顆心放不下。”
戚氏:“……”
大概知道她下一句要說什麼了。
果然,孟氏道:“你家長卿也還沒成親,親事可定下了?”
戚氏搖頭:“暫且沒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