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她這番挑撥離間沒起任何作用,皇帝召了御林軍統領進來,命他率人搜查東宮和榮昌侯府。
御林軍統領奉命離開後,又吩咐宮人:“將太子帶去芳華殿,在榮昌侯府的命案查清之前,不許太子接觸任何人。”
皇后險些崩潰。
“陛下!您不能因爲一個孩子的胡言亂語就質疑太子,他是儲君,不能壞了名聲!”
皇帝平靜地看着她:“皇后若是怕太子孤單,也可以住到芳華殿陪他。”
皇后噤了聲。
把事情一一安排妥當後,皇帝問花菱:“你想留在宮裏嗎?”
花菱抱住紀長卿腿腳,搖了搖頭。
皇帝揮手:“走吧。”
紀長卿躬身:“臣告退。”
他抱着花菱出了宮。
馮清歲和五花在車上都快把炭燒完了,還不見紀長卿出宮,正猶豫要不要先回府取炭,便聽見宮門打開。
她趕緊沏了壺茶。
等紀長卿一上車,從他懷裏接過已經睡過去的孩子後,便道:“二爺先喝杯熱茶。”
紀長卿瞥了她一眼。
這人有求於人的時候,倒是格外殷勤。
馮清歲耐着性子,等他喝了兩盞茶,方問道:“怎麼樣?”
紀長卿將勤政殿的事大致說了,馮清歲疑惑:“太子妃怎麼那麼快知道榮昌侯府的事?”
“我讓人傳到她耳中的。”
馮清歲恍然大悟:“原來那只信鴿是往宮裏送信。”
又奇道:“你讓花菱修眉毛做什麼?”
紀長卿輕笑:“你知道吳貴妃怎麼入宮的嗎?”
馮清歲搖頭。
她只知道吳貴妃是庶民出身,其他一無所知。
“吳貴妃是陛下端午節率羣臣去山裏爲太后採藥遇見的農女,陛下只見了她一面,就把她帶回宮中,封了妃位。”
“後來宮中新進妃嬪,容貌多少和吳貴妃有相似之處。”
“人人以爲陛下好這一款長相,卻不知,吳貴妃和這些妃嬪,都長得像他年少時的摯愛。”
馮清歲聽得一陣無語。
“他的摯愛是誰?”
紀長卿搖頭:“不知是誰,隱約聽說是個醫女,曾救過他的命,後來背棄了他,他耿耿於懷又念念不忘。”
說完似乎想到什麼,斜睨了眼馮清歲,脣角溢出一抹笑容。
馮清歲:“???”
救死扶傷是醫者的天職,忠誠可不是!皇帝的摯愛背不背叛,跟她有什麼關係?
想歧視她們醫女不成?
她冷眼瞪了回去。
紀長卿噙着笑道:“據說慈幼院是那位醫女曾經提出的設想,陛下登基第一年就在京城設了慈幼院,後來各地也陸續開辦。”
“我見過吳貴妃,花菱的五官和她頗爲相似,只是眉形大不相同,便讓五花修了一下,以便看起來更像。”
和那些僅剩殘骸的不知名孩子比起來,顯然一個出自他爲實現摯愛心願而設立的慈幼院,又長得和摯愛相似的孩子的悲慘遭遇,更能勾起他的怒火。
馮清歲心中止不住冷笑。
不代入摯愛就感受不到箇中殘忍是嗎?
真是個“深情”人。
難怪摯愛要跑。
“不過你也別抱太大期望。”紀長卿提醒,“就算他查出太子罪行,出於對皇室顏面的維護,也會全部推到韓瑞軒身上,等風頭過去再另尋理由廢了太子。”
馮清歲點頭:“我明白。”
能廢就行。
歷史是由勝者書寫的,只要太子淪爲敗者,做過的惡行遲早會被大書特書寫在史書上,被千夫所指,萬民唾棄。
她由衷感謝道:“辛苦二爺了,明兒我好好燉個湯,犒勞犒勞二爺。”